“博爱100”  爱心“满分”
2013年中山启动公益行动“1+1+1”模式,5年多10余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会共治,直接服务群众超300万人次
2018年12月14日 | 来源:中山日报 | 分类:中山画卷

5年多时间里 ,“博爱100”征集到8049个公益项目和公益创意。(资料图)

“博爱100” 爱心“满分”

2013年6月26日,中山启动首届“博爱100”公益创投,以“党政部门搭台、社会组织实施、市民企业参与”的“1+1+1”模式,为民间爱心人士、草根社会组织等参与社会善治牵线搭桥。

5年多时间里,“博爱100”征集到8049个公益项目和公益创意,凝聚10余万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会共治,直接服务群众超过300万人次。许多“金点子”和公益项目瞄准市民身边的一个个小痛点,让基层治理难题解决在社区村落里。

“1+1+1”模式

党政部门搭台、社会组织实施、市民企业参与,向全中山的社工机构、志愿团体、草根社会组织征集公益项目。

公益圈越画越大

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越来越高。据统计,一至六届“博爱100”共吸引4004个社会组织和基层志愿团队参加申报,共征集到8049个公益项目和公益创意,组委会投入2715.5万元种子资金,撬动部门配套和社会捐助的总资金达到7184.4万元,凝聚了10余万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会共治,直接服务群众超过300万人次。

■改革大事记

2009年

中山在全国率先推行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

2013年

6月,中山首届“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启动。

2014年

1月,我市因在全国率先建立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获第七届(2013—2014年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4月,“博爱100·全民公益1+1+1”模式荣获广东“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2013—2014年度优秀案例;10月,中山因首创“2+8+N”社区共享治理模式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

2015年

3月,中国社会创新(中山)基地成立,7月该基地被确定为广东省社会体制改革“省市共建”项目。

2016年

1月,中山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

2017年

中山第6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第4次捧回全国政法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

“1+1+1”模式让公益人士“合作无间”

中山素来是一座博爱名城,1988年首届敬老万人行“孕育”并涌现了第一批志愿者。2009年1月,中山成立第一家社工机构。可同样是为市民做好事,两支队伍并非一开始就“合作无间”。2013年的中山,志愿者队伍庞大、热心公益、有街坊缘,但专业化、岗位化程度低,发现社会痛点能力不足。社工具有专业的知识结构,但作为新兴行业,他们人数少,链接资源能力不强。2012年、2013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构建“社工+志愿者”联动体系的方案》,推进社工人才和志愿者联动发展,以期通过他们的合作,产生更多的公益服务,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让两支队伍合作无间,融合发展,有什么办法比让他们以项目的形式参与公益,共同为做好一件事这个办法好?”当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谭建光的这一建议被我市采纳。随后由考察组先后到佛山南海、顺德,东莞等地考察,综合不同地区举办公益创投大赛的社会效果,根据中山实际情况设计了“新玩法”,“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应运而生。

2013年6月26日,首届“博爱100”公益行动正式启动,市社会管理与创新专项资金当年安排首批种子资金,以“党政部门搭台、社会组织实施、市民企业参与”的“1+1+1”模式,向全中山的社工机构、志愿团体、草根社会组织征集公益项目。

“博爱100”项目启动的见证人、市委政法委群众工作科科长易剑回忆说,一个月时间内,不仅社工机构和志愿组织动了起来,许多“潜水”的草根公益组织也浮出水面,共有近600个项目提交申请书。

市民“点菜”公益“配餐”模式形成

在古镇镇,每周一至周五下午4:30左右,放学后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了同益工业园保安室门后的一个小教室,开始了他们的“430课堂”。这一课堂是在小区广场舞舞蹈队的努力下开设的,舞蹈队的大妈们在跳舞间隙聊天,发现工业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放学后回到宿舍后缺乏管教,还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在社工的指导下成立“430课堂”。该项目负责人黄江蓉告诉记者,这一年来广场舞大妈们可“热心”了,她们帮助因病致贫的工友成功筹款,帮助初来乍到的新古镇人找工作……她们一边用舞蹈强身健体,一边用公益行动温暖整个社区。

在坦洲,针对老人家容易被诈骗分子盯上的现象,2016年坦洲镇健身操协会以“全民保钱袋、防诈骗宣传项目”夺得了最强公益铜奖。今年,他们继续申报了公益项目。协会负责人马永臣告诉记者,他们准备通过庞大的队伍网络,开展主题晚会宣传等,提醒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身边可疑人员(如吸毒、传销等),与民警互动,消除社区隐患。

在城区,从2014年开始,每年的阅读日前后,一群热爱阅读的年轻人都会发起一场“72 小时书店”公益活动,通过电影、音乐会、真人图书分享、青年talk、森林书屋等,为新青年提供不一样阅读体验。

5年多时间里,“博爱100”就这样一点点改变着市民的生活。

据易剑回忆,第一届“博爱100”组委会成员只有4家(市社工委、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到2018年已经发展到12家。他说:“‘博爱100’的魅力在于参与其中的社会组织、特别是草根组织扎根于基层,具有发现市民需求的优势。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各类公共服务只有让人民群众‘舒服了’,才有价值。”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两新组织党工委、市总工会、市文广新局等一批职能部门、群团组织通过打造“博爱100”特色板块,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市民“点菜”公益“配餐”模式,实现了从市民需求出发的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

成为探索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平台

从2014年第二届“博爱100”开始,活动除了城区主板块,还加入了镇区子板块创投活动、逸仙杯青年公益创新大赛和微公益大赛等内容。刚结束的第六届“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已经横向涵盖“主板块”“红色创投”“镇区板块”“同心公益”“社区公益大赛”“工益春笋”“专业社工全民义工”大赛等八大板块,纵向形成市、镇、社区三级社会公益服务体系。

经过5年多发展,“博爱100”成为了我市探索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性平台。

2013年夏天,石岐中心小学大信学校美术老师杨福军的“梦想陶艺墙”项目,获得了首届“博爱100”大赛第一名。他的项目面向特殊青少年,以陶板为基础做出作品,拼装成一面陶艺墙,用艺术形式为特殊青少年建立信心,融入集体。

乳腺癌一直是女性的高发症,病友严清在治愈后不仅更积极乐观,还投入到成立互助组、帮助其他病友抗癌的公益事业中。为了能顺利出入医院与癌友互动,严清成立义工队,考取社工证,并参与博爱100公益创投大赛。在得到优胜奖后,她正式进入医院开展公益活动。今年,她和团队申报的粉红姐妹淘之癌友康复者创业实训计划,夺得了第六届“博爱100”公益创投的市级金奖。

类似杨福军、严清这样的中山公益人还有很多,从参与报道“博爱100”到深入参与“博爱100”公益创投的媒体人吴娟、在一上市企业“裸辞”返乡开展民俗保育的三乡青年张华森、在职医生依托专业技能开展“护花使者”中山市意外妊娠防护关爱计划等等。

通过“博爱100”平台,中山的公益圈越画越大,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越来越高。据统计,一至六届“博爱100”共吸引4004个社会组织和基层志愿团队参加申报,共征集到8049个公益项目和公益创意,组委会投入2715.5万元种子资金,撬动部门配套和社会捐助的总资金达到7184.4万元,凝聚了10余万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会共治,直接服务群众超过300万人次。“博爱100”组委会2017年成为中国公益慈善大赛联合承办方,2个项目入围中国公益慈善大赛百强项目。

人物访谈

“博爱100”助“雁阵飞”

20余万儿童、家长受惠

王晓君,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协会会长。2014年,由该协会提出的“雁阵飞”家长互助组织培育计划,参与当年“博爱100”公益创投。通过“博爱100”平台,“雁阵飞”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孵化出10个子项目,影响20余万中山家长、儿童。

○记者:4年前,“雁阵飞”计划是如何和“博爱100”结缘的?

●王晓君:说到结缘,要先从“雁阵飞”家长互助组织培育计划的诞生说起。中山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协会近年来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家庭中孩子独生,家长独养、独教等“三独”现象成了普遍问题。为了让家长关注孩子教养,让他们有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平台,“雁阵飞”家长互助组织项目应运而生。我们希望在家庭教育中借助“雁阵效应”,以家长为主体,发挥“领头雁”的传帮带作用,培育一批家长互助组织,带领亲子共成长。

○记者:通过参加“博爱100”,“雁阵飞”项目有了哪些新的发展?

●王晓君:2014年,我们首次参加“博爱100”就获得了A 级项目“最强公益”银奖、首届中山全民公益盛典“十大公益项目”等殊荣。从2014年起,我们每一年都参与到“博爱100”当中,其中2015年荣获第三届“博爱100”“最强公益”金奖。此后“雁阵飞”项目成为“博爱100”的品牌项目。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又不断发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项目走进农村学校或企业时,我们发现讲座形式很吸引家长。在此背景下,以舞台剧形式讲述家教故事的“汇爱父母剧场”应运而生。现在,“汇爱父母剧场”已经有10个自编节目,覆盖亲子关系、情绪管理等不同内容。4年时间内,“雁阵飞”孵化出了包括“汇爱父母剧场”在内的10个子项目,他们中的一些项目也参加了“博爱100”,影响20余万中山家长、儿童。

通过“博爱100”的平台,我们的项目被越来越多的家长知晓。第一年“雁阵飞”项目启动时,全市只有90名家长报名。今年“雁阵飞”报名刚结束,全市共有660名家长报名。上周,市妇联、市教体局联合开展家长学校家教时间活动,正式将“雁阵飞”项目引入学校。目前计划在100所幼儿园、100所小学中开展。

○记者:“雁阵飞”项目参与了五届“博爱100”,看着项目一步步壮大,你有何感受?

●王晓君:“博爱100”平台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也让我们的公益服务更加有规划性,让我们知道做公益可以链接更多资源,做公益也要讲究“专业性”。

家教协会是在市委政法委、市妇联的指导培育下发展起来的,“雁阵飞”项目也得到了两个部门的大力扶持。作为“博爱100”的主办单位之一,市委政法委对项目负责人的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抓得严格,才能保证我们做公益的方向不会走偏。同时,他们在业务辅导、项目的整体发展上,给我们做了很多专业理论指导和培训,这让我们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作为公益人的人格魅力也得到提升。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