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惠农便农服务平台 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专访市供销社主任吴兆瑜
2018年12月27日 | 来源:中山日报 | 分类:专题

    全市供销社系统正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热潮,使学习贯彻活动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动新时代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日前,记者采访了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吴兆瑜。

  发挥供销社优势,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记者:市供销社在构建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吴兆瑜:市供销社对接省供销社实施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总体工作要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多元、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功能集成、综合服务的原则,制定了《中山市供销社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规划》,向全市基层供销社下发了《关于报送中山市供销社系统“镇村助农服务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建设目标,科学分解任务。

  根据省供销社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和实施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的工作部署,以有实力的基层社自有物业和农资、农技、小额贷款、日用消费品等自主经营业务为依托,创办以服务城乡社区群众生产生活为目标的综合服务中心,为辖区群众提供不少于2项综合服务业务,全力推进助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2020年年底前,争取建立9个镇级助农服务中心。目前,市供销社以全市基层供销社组织体系和自主经营网络为依托,全面启动建设试点工作,现已挂牌镇村助农服务中心2个,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1个,为辖区农民和社区居民提供农资供应、农技指导、生鲜配送等服务,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市供销社还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联合合作的优势,把建立有市场控制力和三农服务能力的农资经营网络工作作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增强新时期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以供销社直属公司为龙头、基层社组织体系为依托、加盟农资店为服务终端的联合发展机制,建立了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技物结合、覆盖全市、辐射周边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同时,改造扩建农资配送中心,打造覆盖全市的农资配送平台。目前,农资配送中心已成为中山市最大的农资仓储、配送中心,可一次性储存肥料3000多吨,比旧仓库的储存量增加了35%,成为我市最大的农用肥料储存仓库,仓储量在全省也位居前列;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经营门店超过100家,整个销售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市各个镇区,成为本市农资经营和服务的主渠道,为应对农资价格波动构筑了坚强的“防波堤”, 有力保障了农资安全供应,有效杜绝了伪劣农资坑农伤农现象。

  另外,市供销社农资公司还针对我市农业比重小、花卉苗木等现代特色农业蓬勃发展的特色,在提供农资、农具供应和服务的基础上,联合农资厂家,组织农技人员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巡访出诊,为全市和周边农户、专业合作社、花卉苗木经营大户等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资商品购买、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站式的高效服务。

  主动融入组团发展,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记者:市供销社如何根据全市“组团式发展”的战略布局以及特色小镇、秀美村庄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调动基层社的主动性、积极性,推进基层社建设成效巩固提升,并进一步增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吴兆瑜:市供销社主动融入全市组团发展战略,根据地域相邻、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发展要素,制定基层社托管工作方案,组团拓展业务;同时,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导向,新出台了基层社绩效考核制度,打破经营指标的单一考核模式,确立了与经营业绩相挂钩,责任、风险、利益相一致,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薪酬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全市基层社改革发展的内生活力。

  把合作社建设纳入对基层社绩效考核创新指标,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社领办创办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组建区域型或产业型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村(社区)综合服务社,把基层社打造成融自主经营主体、为农服务载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于一体的新型基层社,确保在组织上和经济上与农民形成利益联结。今年以来,市供销社新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全市供销社系统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可望在年底前建成。

  升级自主经营网络,拓展产业新业态

  ◎记者:市供销社一方面做优做强主营业务网络,一方面拓展产业新业态,初步形成了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供销社系统经营服务新格局。下一步将如何扩大这一战果?

  ●吴兆瑜:以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市供销社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将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继续推动主营业务提质增效。依托加盟、连锁等现代营销手段,以直属农资经营企业保康公司和全市基层供销社为核心,形成联合发展格局,稳步实施“互联网+”战略,巩固现有经营网络,对接农村电商、基层农技推广等服务业务,构建农资经营服务综合平台,推进农资流通向农业技术服务转型。

  市供销社还将进一步推动与社会资本的合作项目,通过供销社系统的基层经营网点,向市内城乡居民拓展生鲜禽类产品配送业务;立足脆肉鲩等本地特色水产品,组建供销社水产品流通服务企业,在水产品流通服务方面寻求突破,促进我市养殖产业发展。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