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连通深中 同城无问西东
2016年,世界级大工程深中通道破土动工,打通珠江东西岸交往的“任督二脉”
2018年12月24日 | 来源:中山日报 | 分类:中山画卷

11.jpg

深中通道建设工程海上作业区。 文智诚 摄

  2016年,由2002年开展跨江走廊研究开始,历经15年艰辛论证与准备的深中通道终于破土动工。深中通道作为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的又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不仅拥有超宽特长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海中超大跨径悬索桥,还有海中人工岛以及深圳机场水下互通立交等重点构筑物。集这些特点于一身,注定了它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工程。

  2016年12月主体工程西人工岛正式开工,2017年12月东人工岛工程开建,再到沉管隧道重要结构——钢壳开始试验制造、伶仃洋大桥和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深中通道项目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逐一攻克建设难点,刷新一项项工程纪录。

  6年后深中通道建成,将打通珠江东西岸交往的“任督二脉”,成为珠三角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届时,从中山到深圳的车程将由2小时缩减为30分钟。

筹建困难重重,深中通道酝酿15年之久

  2016年,随着主体工程西人工岛正式开工,深中通道终于结束“纸上谈兵”,迈入更具实质性的进展。这条连接珠江东西两个岸的“金色走廊”,被视为关系整个珠三角乃至全广东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通道,为何筹建过程会历经波折,足足酝酿15年这久?“项目影响的行业众多,相关地市高度关注,各方协调的难度超乎想像。”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这样描述深中通道筹备过程面临的困难。

  深中通道项目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跨越了珠江口的主要航道,影响的行业众多,首当其冲是水运。深中通道位于广州南沙港的下游;深中通道的路线走廊位于深圳宝安机场南面2公里的位置,这意味着项目必须满足航空安全的要求;另外深中通道通过珠江出海口河口岸的位置,因此要考虑珠江上游防洪、水利影响;此外环保、国防需求也要兼顾。

  除了对行业的重大影响外,相关地市高度关注项目建设。事关深中通道是珠江两岸A字骨架网络中间重要一横,这个通道的修建将完善珠江口的交通格局。

  “由于涉及行业多,相关地市高度关注,导致前期工作的协调难度非常大,因此省政府与深中通道前期工作办公室一起拟定了项目建设三大原则。”宋神友表示,第一个原则是功能需求引领,建设深中通道根本目的是满足珠江东西两岸人民群众高品质的交通功能需求。第二个原则是系统工程观的理念,即是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同发展。深中通道工程方案的拟定,既要满足公路通道的要求,同时也要实现公路、水运、民航综合交通发展,兼顾水利、防洪、环保、国防等协调发展。第三个原则是坚持价值工程理念,优化建设条件及技术标准,择优推荐工程方案,以使项目建设及运营风险可控、工程规模适度。

  在项目工可阶段,宋神友和他的团队花了5年时间,针对各行业、各地市关注的问题开展了60个专题研究。最终确定的“东隧西桥”方案得到了国家各部委的认可。

桥梁综合技术难度世界之最

  自2016年12月动工后,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深中通道按计划加快推进。去年9月西人工岛成岛,3个月后东人工岛开建,今年6月深中通道项目沉管隧道实现开工,随后9月6日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标志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深中通道项目建设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宏大、综合技术难度非常高,是世界级的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宋神友介绍了深中通道项目的一系列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创新。

  在项目建设条件制约下,深中通道在世界上首次应用了双向八车道超大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型式,设计、预制及浮运安装均难度极大。海域水下枢纽式匝道隧道与双向8车道超长海底沉管隧道组合属世界首例,运营安全与防灾救援面临极大挑战。

  项目靠近中山一侧的桥梁工程——伶仃洋大桥,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的跨海中悬索桥。为了满足广州南沙港未来发展的需求,采用了全世界通航净高最高的标准76.5米。这样的结构带来了抗风以及锚碇位于海中可参考建设经验少的两大问题。

  宋神友表示,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是世界最长、最宽的双向8车道沉管隧道,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钢壳沉管隧道规模及技术复杂性居世界首位;机场互通立交为世界首例高速公路水下枢纽互通;伶仃洋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悬索桥,其抗风标准为世界最高之一。因此,深中通道是目前世界上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中山规划12条通道与之对接

  6年后,深中通道建成,将成为连接“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经济圈的唯一直连通道,也是连接前海、南沙、横琴三个国家级新区和翠亨省级新区的交通纽带。为加紧对接深中通道,我市早已在路网规划上做了前期谋划。

  据了解,为了与深中通道进行对接,我市共规划了12条通道,其中包括8条高速路和4条快速干线。涉及的高速公路项目包括东部外环高速、广中江高速、中开高速、西环高速(含小榄支线)等;涵盖的干线公路项目包括与城区快速连接的翠亨快线,古镇快线以及中山的环线公路项目等。

  在对接的高速公路方面,除中江高速为现状已有,其余高速公路项目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未来待深中通道建成后,将形成手掌形的高速公路对接路网结构。在干线公路方面,翠亨快线是深中通道连接线工程的先导工程,已于2015年底通车。通车后,从城区到翠亨的行车时间缩短为20分钟,是从中心城区驶向深中通道的干线。据介绍,古镇快线也将准备开工。

人物访谈

深中通道已全面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访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

312.jpg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参与深中通道建设工作的?

●宋神友:深中通道建设涉及行业众多,各地市关注,单靠某一个部门,或哪一个地市主推,很难协调各方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2010年9月,省政府专门成立深中通道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交通的副省长做组长。同时,前期工作由省交通集团负责,集团专门成立了一个深中通道前期工作办公室,我就是这个办公室第一个员工,主要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记者:深中通道项目筹备几经波折,终于在2016年动工,你当时心情怎么样?

●宋神友:一是感觉很欣慰,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终于成事。项目关系到珠江东、西岸近3000万人口,涉及3万亿的GDP,这样一条需求迫切的通道终于要动起来了。

第二个感触是很大的压力。这项工程的建设难度非常大,我们要怎么努力才能让它比较顺利的建成,并且要建成高品质、耐久的工程?如何建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可持续的跨海通道?如何建成一个珠江口的百年门户工程?这些都是我和我的团队肩负的责任。

◎记者:能介绍一下深中通道建设计划?目前进展如何?

●宋神友:目前深中通道已全面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土建工程施工单位及钢壳制造单位已进场开展工作。建设工期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先行工程西人工岛、东人工岛及堰筑段工程、桥梁工程、海底隧道工程。按进度工期要求,西小岛计划2019年12月上旬形成首节沉管对接条件;东岛侧计划2020年8月底形成沉管对接条件;桥梁工程目前正在开展栈桥、水上平台、主桥桩基、锚碇筑岛围堰等工程建设,计划2023年1月桥梁工程全线贯通;海底隧道工程计划2019年12月完成首节沉管(E1)安装,2023年3月完成最终接头安装。

深中通道预计2024年6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深中通道大事记

●2002年,“深圳至珠海过江隧道”方案研究工作启动。

●2004年,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的过江方案研究工作启动。

●2008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中通道是纲要中确定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2010年9月,省交通集团成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办公室。

●2011年5月,省政府召开深中通道项目专题会议,同意按A线走方廊即深圳机场南至中山新隆方案开展工作。

●2012年9月,项目工程方案及技术标准专家论证会召开,决定采用A3东隧西桥工程方案及双向8车道技术标准。

●2013年8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同意东隧西桥为推荐方案,并明确采用“省市合作,政府还贷”的建设模式。

●2014年7月,省政府批复同意成立项目管理中心作为法人,同意采用项目建设协调小组和管理中心两级管理架构模式。

●2015年11月,交通运输部正式出具关于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12月,深中通道项目工可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6年1月,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挂牌成立。12月,深中通道项目主体工程西人工岛正式开工。

●2017年3月,深中通道项目初步设计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审查。5月,深中通道钢圆筒典型施工顺利完成。

●2017年12月21日,深中通道项目东人工岛工程正式开建。

●2018年4月17日,深中通道签订桥梁工程施工承包合同,4月底逐步开展临建设施施工,标志着深中通道项目桥梁工程进入实质开工阶段。4月27日,深中通道项目沉管隧道重要结构——钢壳正式开始试验制造。

●2018年6月28日,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签订项目沉管隧道工程施工合同,标志着继钢壳试验段开工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建设再有突破性进展,意味着深中通道项目沉管隧道实现开工。

●2018年9月6日,深中通道举行项目桥梁工程劳动竞赛推进会,会上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标志着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 © 版权所有